喝茶,是一種心境,品茶是一種感悟,一口香茗入口感覺身心被凈化,濾去浮躁,沉淀下的是深思。茶是一種情調,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;一種熱鬧后的落寞。品茶如品人生,不同的人生會品出不同的風景。
茶是對春天萌動的收藏,在任何一季里飲茶,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懶的陽光。坐在一個人的房間,倒上一杯茶,看著茶葉的翻卷舒展也常會生出好多感慨:茶要用沸水浸泡才有濃香,人生也要歷經磨練后才能坦然。
無論是誰,如果經不起世情冷暖,浮浮沉沉,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濃香。日子過得久了,歷經了人情冷暖,就像那沖滾后的茶葉,慢慢地沉入了杯底,用沉默作為惟一微笑的表情,而那溫軟的茶水也就像我們的內心,足以接納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。
愛喝茶。說行隨心性也好,說附庸風雅也罷,至今仍不敢稱“品”而只稱“喝”,卻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澀,到“嗅”得出茶的清香,至如今。呷一小口茶,任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蕩漾開來,充溢齒喉。之后,深吸一口氣,余香滿唇,在肺腑間蔓延開來,滌盡一切的疲憊冷漠。人仿佛也醉了,蒙眬中,久久不愿醒來。
時常有一種場景總讓人不勝神往:窗外蕭蕭的雨夜,屋內融融的爐火,閑閑地一捧香茗,一卷詩書。頓感有紅袖添香的意境,不亦樂乎哉!是夜,茶香滿室,杯中茶由淡變濃,浮浮沉沉,聚聚散散,苦澀清香中慢慢感悟:人生如茶。
長久以來,我無意茶經,不通茶道。只是早起晨練回家泡一杯茶,清腸提神。也無意茶好茶壞,解渴就行。喝久了,方能品味一二。今夜輕斟細呷,才得其中之味。
飲茶之樂在于自得其樂,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方式飲何種茶,快樂總是多于憂愁,喝下的是清心、靜心,喝走的是傷心、痛心。正謂茶可以清心也。能夠帶來快樂的自然便是好茶。茶是一種奇妙的東西。同一種茶可以沖泡出不同的口味,也可以品味出不同的感覺,更可以帶來不同的感悟。初夏的早晨,寒冬的午后,深秋的雨夜,片片茶葉伴隨著生活,其生命雖然短暫,卻給我們帶來莫大的快樂,失落時有它,欣喜時有它,悲傷時有它,無奈時有它,激動時有它。家鄉有農諺:“喜酒、燜茶、腌臜煙”。仔細回味又何嘗不是呢?
每次朋友茶館小聚,要的是一份輕松,一種自在,在這寬松的氛圍里,暢談一切,海闊天空。只知男女,不知叫啥干啥,要了解那么詳細有什么用呢?與人交往只求一份真誠。在日常生活里,沒有真誠,就讓一切淡淡地隨風而去。曾經的朋友,苦難時的戰友,知根知底,隨著歲月的流失,人事的變遷而漸行漸遠,還不是離你而去嗎?
人在本質上都是害怕孤獨的,所以任何人都希望交朋友,而且最好是知心朋友。當然,朋友多,不等于知心朋友就多,也許人生難得一知己,容易結交的大多數是名片朋友、酒肉朋友而已。人的一生中,也許會有太多的無奈,有時會身不由己,有時會言不由衷,有時會詞不達意,有時會正話反說。違背本意是痛苦的,而當這種痛苦都消失了的時候,便不是麻木了,就是泯滅了良心。當然,面對知心朋友,就可以坦誠想見,不必遮遮掩掩、“王顧左右而言他”。
品茶至此,多情應笑我六根不凈,多愁善感。有什么辦法呢?心則思,腦則用,凡人豈能拂盡紅塵,哪怕一人枯坐的時候。
杯中水已喝干,茶葉仍散發著香味。于是,我干下一杯月色朦朧。人生本是一杯“茶”,而比起真正的茶來,味道要復雜的多。古今世事,充滿誘惑。當我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時,誰還在乎會春夏秋冬、茶熱茶涼。于是有了“品茶如品人生,不同的人生會品出不同的風景啊”的心境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普陀山聽潮(文、夏雨瀟瀟) 下一條: 開業《小小說》(文、夏雨瀟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