輝哥,婚禮,東北的婚禮都是在早上八點五十八,九點五十八等看著吉利的時間舉行,但是婚禮的頭一晚上會宴請,主要是請比較好的朋友。
席中,來了一個帥哥,帶著一個美女,大家都起身,紛紛的和帥哥打招呼。我不認識,我想,這人是誰啊,這么拉風?比我的待遇還好?哈哈~~
胖哥在旁邊碰了我一下,告訴我:這小子是賣寶劍的,一把劍500萬。
原來是一個賣劍的呀?
500萬?
啥劍值500萬?越王勾踐的?
我不信,特別是“傳言”,我更不信,因為互聯網圈內的數字傳言,多要打折的,例如我說我賺100萬,那么打幾折呢?
對折?少了。
一折還差不多。
這是整個互聯網人的特點,大家喜歡這么介紹自己,介紹他人,總覺得賺少了不好意和人打招呼......
對此,我早就見怪不怪了。
平時,我在家里,內心是相對比較平靜的,基本上不考慮錢多錢少的問題,自己認為自己很幸福。可是,出門了呢?
明顯感覺信念被放大了,滋滋作響,大家聚在一起談論的都是大項目,動輒幾百萬,幾千萬的,漸漸的,自己就不再淡定了。
信念被放大了,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膽子大了,總覺得自己能操盤更大的生意了,于是敢干了,敢用杠桿了,敢抵押了,敢貸款了,敢借錢了......
每次出門都有類似的沖動,因為總會有一種聲音在內心回蕩:看看人家這事業,咱那生意算點啥呢?
我和胖哥交換了看法,他也這么認為:一定要捂住內心那個瘋長的聲音,不能讓它成為主流聲音,否則就容易沖動。
創業者轟然倒下,很多不是餓死的,十有八九是撐死的。
例如,我現在最多操盤100萬的生意,即便是賠了,我也陪的起,但是如果我把信念放大10倍呢?我起步就是1000萬的盤子,賠的概率就很大,因為我以前就沒有接觸過這么多的錢,那么我就很容易倒下,而且很難爬起來。
最近看高曉松的曉說,很贊同他的一個觀點:特朗普面臨的一個問題是,沒有接觸過那么多錢。不是說特朗普沒有錢,他有45億美金。但是一個國家,那是以萬億為單位的。
奧巴馬沒有錢,但是他當國會議員的時候,每年從他手里流動的資金也是千億的。
我們多數人呢?
都認為自己能吃下1000萬的盤子。
錢薇給我打電話,問我最近的心得,她總是定期的和我聊一下,我一般時候就說一兩句就過去了,這次我分享她一句話:守住自己,別瞎折騰。
以小見大,就拿我們這個圈子來舉例子,每年都會有一個“明星”出現,喜歡參加各種聚會,總而言之搞的如火如荼的,可是一年之后呢?找不到影子了。去哪了?
撐死了。
這種感覺,用文字很難描述,你也感觸不到,多參加幾次聚會,就能體會到了,你會突然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有錢人,信念接著就變大了。
出國旅行最明顯,平時買個包包,可能就500元,還是耐克的,可是到了歐洲呢?
一個耐克的包包才60歐元,咱怎么可能會買?才幾十塊錢的東西。咱要買500歐的包包,合人民幣4000多,這么算起來感覺很貴,但是在那種氛圍下,無論你有錢沒錢,你都是一樣的心態,感覺這個包包很便宜,買了。
不同的圈子,有不同的換算“匯率”,我們進入一個圈子的時候,一定要考慮好“匯率”......
還是說劍哥。
對于寶劍,我是心存懷疑的,真的有這么厲害的劍嗎?真的能削鐵如泥?
在席間,我問了他一句,寶劍真的能削鐵如泥嗎?
他點了點頭。
劍哥是席間的焦點人物,大家都爭著和他說話,他們那一桌,都是做收藏品的,要么是紅珊瑚,要么是琥珀,要么是小葉紫檀......
我們這一桌呢?多是做和互聯網相關的,其實大家討論的話題我也聽不懂,不是真的不懂,而是不想懂,不愿意去聽,因為我對互聯網的理解又深了一層:互聯網只是一個渠道,不要把互聯網渠道當做你的核心競爭力,而是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借助互聯網推廣,僅此而已。
說的直白一點,假如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互聯網推廣,那么我一直都處于忙于研究流量的問題,但是流量已經越來越理性了,不會再輕易的被操縱了。
那么,我的路就越走越窄。
例如,今年的雙十一,淘寶給出的數據都突破千億了,我問了那些做淘寶客的人,問了雙十一他們的收入如何,他們普遍的現象是沒有去年好。
說明什么呢?
不是他們不努力了,而是用戶越來越理性了。
那么,如果我的產品是文字,接助互聯網這個平臺去發布,那么我不需要考慮推廣的問題,因為互聯網的特點就是滲透力特別強,我什么都不做,自然就慢慢的發展起來了。
所以,不要談什么渠道,不需要談推廣,那都是術。
道是什么呢?
擁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。
劍哥在我鄰桌,我們屬于跨行,應該不會有太多的交集,我們都看見了對方,相互的打了招呼。他接著就過來了,坐在了我身邊。
憑這一點,我就很敬佩他。
我:“你的劍是誰給你打的?”
他:“陳阿金。”
我:“聽說你有把劍賣了500萬?”
他:“是的。”
我:“類似的你有幾把?”
他:“三把,一把被博物館借去了,過幾個月應該有展出,你可以關注一下。一把是我自己收藏了。另一把賣了,其實也不是刻意的賣,被一個朋友買走了。”
我:“像陳阿金這樣的大師,肯定不會輕易的給人打劍的,你是怎么做到的,怎么打動他的呢?錢,應該起不了作用,至少千萬級別的是打動不了他。”
他:“對。”
接著,他給我講述了認識陳阿金并成為朋友的前因后果......
我給總結了一句話:一直給予,不求回報。
而且,給予的不是普通的東西,是對方最喜歡的,對于一個打劍的人來說,他會對什么東西癡迷呢?
隕鐵。
應了一句話:無求是大求。
當你一直付出的時候,不求任何回報的時候,對方就總想給你點什么東西,隨便給你一點,你就足夠了......
那把寶劍被誰買走了呢?
上海一個很牛的人,喜歡收藏金絲楠木。劍哥的主業就是金絲楠木,而且他這個人有個特點,進入一個行業就會從源頭抓起,他在四川待了好幾年,就是為了研究金絲楠木。
他在這個行業,小有名氣,有天,上海這個人就喊他去公司坐坐,幫忙看看他收藏的金絲楠木成色怎么樣?
他去看了一圈,發現除了一串手鏈之外,其余的都是一般貨,至少不是四川的。
那么,他們就成為了朋友?
沒有這么簡單。
上海的這位想買對金絲楠木的椅子,找到了他。
他只收取了加工費,連木材費都沒有收。
我們聊了很長時間,越來越佩服他,這種人,遇見了,就要多聊,因為第二次在見面,就不一定是什么時候了,場合變了,也許就什么也聊不出來了。
他只比我大不到6歲,他對朋友的理解,比我深刻很多,他只付出,不求回報,錢都是被動的賺的。那把劍,他根本就不想賣,是上海的那位朋友死活要買。
我對刀有這天生的恐懼感。因為切菜的時候,老是切到手。
刀和劍,我沒有接觸過,之前在我的腦海里面,一把刀,一把劍,能值幾個錢,如果是吳王勾踐的還行,最起碼算是股古董啊。一個現代人做的,能值幾個錢。
我原以為500萬的寶劍是陳阿金的巔峰之作了,后來才知道,這都是便宜的,還有更貴的。
我也突然理解了高倉健為什么會送張藝謀一把日本軍刀了,還搞的那么隆重的儀式,我原先以為幾千元而已呢!
哎!沒文化,真可怕!
關于收藏,胖哥之前和我探討過,他的意思是可以進入一些冷門的收藏,例如拍賣會上經常有出土的寶劍,只賣幾萬元,未來一定會升值的。
我:“為什么是冷門呢?”
他:“我也是瞎猜,我是這么認為的,一把古代的名劍,殺過多少人?有多少冤魂纏繞在這把劍上,掛在家里,多可怕。”
我想,有道理,我是不會掛的。
但是我對這些東西,什么刀了,劍了,根本就不敢興趣。
不過,在劍哥的身上,我照鏡到了鏡子,只要是舍得付出,終究是有回報的,但是付出的時候,不能有私心,不能讓人覺得你是為了圖回報,最好壓根就沒有想過。
例如,我管他要一本簽名書,要一瓶紅酒,他都愿意給予......
我只是個路過的而已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《情深意長話朋友》 下一條: 畫的是啥?是虎還是貓?(文、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