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一定要用力一點,任何的多看一眼,都有可能成為最后一眼,多說一句,都可能是最后一句。
至如今方才感覺到這句話的真切與悲涼。
在得知消息回家的時候,還曾殘存僥幸的以為她依舊會如往常,倚著門對著巷口瞭望,等我走近,欣喜地用她雖枯瘦粗糙卻依舊不減溫柔的手牽過我,拉我進屋,絮語不休。
可是這次她沒有。等我的只有眼簾的一路白布,耳邊越來越大聲調的哀樂,滿屋環繞焚香后的味道。她卻安靜的躺在那里,一動不動。
靈前掛著她的照片,目光慈愛。
她日漸馱下再也直不起的背脊,她顫巍巍要費力才能撐起的身軀,到后來,她的呼吸慢慢撐不起所有器官的衰竭,她的眼角開始帶淚,她越來越痛。歲月盡管不饒人,可它也掩蓋不住一個人的賢德慈愛,老年的她一如還是那慈祥的臉。花白的頭發和滿是深刻的皺紋,也絲毫不減她的和藹,照片上的她,也是依舊如初。
我沖過去想抱抱她,像往常一樣說我來了。卻被攔下,他們告訴我不能觸碰到她,不要牽她的手,不然她會舍不得離開。可是我控制不了,悄悄隔著棉布觸摸到的她滿身冰涼,透骨的涼。小時候每個冬天幫我捂手的她,沒有一絲生氣。就那么躺在那里,靜靜地。
我呆呆的站在她的遺體前仿佛停止了一切,聽著爺爺俯身在她耳邊低聲絮叨說慢點走,不要怕,很快我也會去陪你的時候。我感受到了她離開的真切,她的離去,還有爺爺俯身時眼里深深的落寞,都那么深刻。
晚上我堅持要留下來一起守夜。夜很深,爺爺總是過一會就打開門從他房間出來,走到她面前俯身看她,很久很久。爺爺說,以前阿,你奶奶晚上總愛醒,然后就喜歡拉著我聊會天,人老了,睡眠沒那么多了,睡睡聊聊,反而更安心了,我不在阿,我怕她睡不好。就出來看看。
她生病臥床的時候,經常可以看到爺爺站在她的床頭彎腰俯凝視,一站,便是很久很久。那時候我總是在想,這一輩子阿,他們是幸福的,這么多年相互扶持,一直一直在一起,吵吵鬧鬧也好,相互陪伴也好,都好。可如今相伴日夜的人沒有了,這是在往后多少個日子才能調整過來的事情呢。
爺爺同我說起她生前,大部分時間她都喜歡坐在門口,看著古巷,日落黃昏。有時會透著落寞,然后泛著微笑。應該是懷著一份期待,想著她牽掛的孩子們可以從巷口出現,許是在回憶由她手掌呵護的,一輩一輩長大的孩童與往事。后來阿,奶奶開始臥床,沒有余力做這樣的事情。巷口的身影開始變的挺拔,爺爺開始代替著她,去到巷口,看牽掛。
她一生都是細致的人,整潔愛干凈。她說人老了,就越發要整潔,不然沒人愿意親近,即便后來身體越發不適的時候,也讓家里任何地方都與從前無異樣,始終把家庭照顧的很好,她從不愿給別人帶來麻煩。也是從很久前開始,她便準備好了自己離去后第一時間會用到的東西,細致周到到心疼。
入棺的時候,我跪在她靈前久久止不住淚,本想與她好好道個別,一開口竟泣不成聲。反倒是爺爺紅著眼眶安慰我,你奶奶是笑著走的,沒受苦,這么大年紀了,很圓滿,乖乖的,別哭。
火化之前她同棺一起被推走,目送她被越推越遠,我站在門口久久不愿離去。我解釋不了也無法讓所有人明白,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疼與難過,那一方珍藏的天空突然的坍塌。好像是走在時間的盡頭空無一物,沒有回響。入盒之前,工作人員允許我們去與她做最后的道別。我看不到她了。那里沒有進去之前的棺,沒有棺里面蓋著的布,沒有布下面的她,只剩下并不完整的白骨,躺在冰冷的鐵架上,這種儀式,那么殘酷。
我拼命的咬住自己的手,極力掩飾自己起伏的情緒,我想能在最后,讓她好好的走,靜靜地。
從前她總愛念叨,說她走后會變成一顆星星,其實我是不信的,如今當她真正走后,我開始相信,因為抱著抬頭就可以見到她的希望。而她,依舊滿眼微笑。
我不信鬼神,不信宗教,不信迷信,唯信你在那邊也會被溫柔相待。無病無災,不再受苦,不再有痛,不再有憂。依舊眉目慈愛,滿眼微笑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沒有了 下一條: 再也讀不到像沈從文寫給他妻子那...